棒球規則分析 (一)
因為棒球規則太多了,目前先寫一些大綱,以利後續研究
基本規則
棒球是一種團體球類運動,由人數最少為 9 人的兩支隊伍在一個扇形的球場進行攻擊與守備。
棒球球員分為攻、守兩方,攻方球員利用球棒將守方投擲的球擊出,隨後沿著四個壘位進行跑壘,當成功跑一圈回到本壘就可得 1 分;而守方則利用手套將攻方擊出的球接住或擲回使攻方球員出局。
比賽中,兩隊輪流攻守,九局中得分較高的一隊勝出。若正規 9 局打完後雙方得分仍相同,則進入延長賽。
規則分析
制度
- 即時含暫停
- 比賽會因為死球或暫停 (Time Out) 而停止
- 比賽進行時才可投球
- 活球(Live Ball):比賽進行中的球
- 死球(Dead Ball):依照規則造成比賽暫時停止之球
- 主審可以依場上情況主動暫停,球員也可以請求暫停
- 所以在比賽進行中可以盜壘、犧牲飛球、不死三振,也隨時可以殺跑者,也可以一直牽制
- 所以常會打很久
- 出局制
- 沒三出局前可以繼續攻擊、永遠有機會逆轉
- 三出局前得分都算,除非打者是第三出局數
- 下場的球員不能回到場上
- 避免一直換剋制的球員
- 換投的時間成本很高
不對稱
- 一隊進攻/一隊防守,交換進攻
- 特殊形狀的球場
- 界內/外
- 壘包
- 經過四個壘包才得分
- 逆時鐘跑壘
- 左打有利
- 左投對左打有利、右投對右打有利
教練
- 教練的影響力:下戰術 (暗號)、換人、暫停、抗議規則
- 有些規則為教練提出才會檢查,如場上球員
- 教練可以同時當球員
- 壘指導員(Base Coach)
變數多
- 因為體力消耗大,每場出賽投手不同
- 國際賽事更會限制用球數及休息天數
- 打者有九個,和需要輪休的投手,使個人的影響力很有限
- 安打要靠運氣 (不在敵方守備範圍)
- 天氣:風向、雨、濕度等
- 裁判:好壞球,誤判
- 好壞球誤判率:約 15% (TODO:來源請求)
變數多代表勝率高很難
- 中職排名第一的勝率大多不到六成
- MLB 排名第一勝率大多在六成到六成五
- 反過來說,對南韓、日本一直輸代表實力差距很大
參考資料
- Wiki
- 台灣棒球維基館
- 中華職棒規則
本部落格所有文章除特別聲明外,均採用 CC BY-NC-SA 4.0 許可協議。轉載請註明來自 Wysiwy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