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及理論

  • 一個番茄時間共 30 分鐘,包括 25 分鐘的工作時間和 5 分鐘的休息時間

    • 番茄時間是不可分割的
    • 當番茄計時器響起的時候,就表示你必須停止手中的工作,即使你還沒有完成這項任務, 你覺得你能在休息的幾分鐘內就能完成它,你也不能繼續工作
    • 一旦開啟番茄計時器,就必須要堅持到底
      • 如果你當真要打斷當前番茄時間,無論是你擋不住誘惑,還是真的發生了緊急的事情,你只需要做一件事:把當前的番茄時間作廢,就算馬上就要響鈴了也是一樣
    • 每四個番茄時間過後,停止你的工作,進行一次較長時間的休息,大約 15 到 30 分鐘
  • 觀察和分析

    • 每天記錄完成的任務
    • 估測某項任務所需要的時間
      • 預計完成一項任務所需的番茄數
      • 若一項任務需要過多番茄,將其拆成小任務
      • 如果一項任務的估測值小於一個番茄,就把幾個小任務組合成一個大任務
    • 提高估測的能力
  • 減少來自外部的打斷

    • 掌握打斷的次數和打斷的類型
      • 與打斷你的人商量
    • 關掉電子郵件與電話
  • 避免後進先出的工作順序(Last-In-First-Out,LIFO)

  • 時間意識

    • 使用具體的事情構成時間時,時間流失帶來的焦慮會輕很多
    • 在嘗試的過程中人們會形成一種對時間的全新感覺,這會使人們注意力高度集中
  • 記錄

    • 你能清楚地知道你是如何工作的,你工作的如何
    • 番茄工作法代表著每 25 分鐘一次的自我觀察
    • 時間過得快還是慢並不重要,因為那都是表象,不能表明人們的工作進程或工作效率。在運用工作法的過程中,通過記錄檔案、觀察分析的方法來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因此,番茄工作法的首要任務是記錄
  • 放輕鬆

    • 並不是簡單地在 25 分鐘響鈴後停止工作,然而腦子裡還一直在思考工作
      • 休息時人們會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找出不同的解決方案,還有人們會時常發現需要改正的地方。這一切都在強力地刺激著人們的創造力,因此放鬆提高了連續工作的效率
    • 在馬拉松賽場上,運動員們都了解自己的實力,知道什麼時候該休息,什麼時候該努力追趕
  • 成就感

    • 每天都能完成幾項不太簡單也不太複雜的任務
    • 每天都會有改進,每天都有新鮮感
  • 可持續的節奏

    • 通過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休息時間和工作強度,使用番茄工作法的人們將會找到合適自己的可持續節奏和自身的生理規律
    • 改善拖延症
      • 忙忙叨叨累的不行,到了該睡覺的時候卻發現其實沒幹多少正經事,越發捨不得睡覺。臉色蒼白,目光空洞,神疲氣短,惡性循環

實測

使用pomotodo 記錄番茄鐘 + manictime 記錄工作時間

大學時使用過約一年,累積2961個番茄(不計上課);平均一天8.11個(約4小時),具體成果是整理了當時所有課程的筆記,成績也有進步。

不過因太疲勞而作罷,只能說一天有效讀書時間4小時已算很多(不算上課時間)

設定一個短期時間,會容易進入專心狀態(flow/zone),但也會比較疲勞。

工作8小時,理論上可產生超過16個鐘,不過很困難(會被各種事件打斷),實測約10~12個鐘左右。

當然,寫程式,尤其是debug時,如果休息的話,回復狀態可能要很長的時間,有時候就直接不休息繼續做了。

參考資料

  • https://yinchengchao.pixnet.net/blog/post/144951076
  •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5670641/